又進入新一屆的申請季節了,今年暑假後升12年級的學生應該開始為 Fall 2023 入學申請做準備,而究竟孩子們的申請文件是如何被審查的呢?A. League 顧問會定期與國外招生官開會,或不停閱讀具有實證價值的文獻,深入了解大學的運作模式,在此與大家分享幾間大學的審核流程。
又進入新一屆的申請季節了,今年暑假後升12年級的學生應該開始為 Fall 2023 入學申請做準備,而究竟孩子們的申請文件是如何被審查的呢?A. League 顧問會定期與國外招生官開會,或不停閱讀具有實證價值的文獻,深入了解大學的運作模式,在此與大家分享幾間大學的審核流程。
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,簡稱NACAC,中文名為美國大學招生諮詢協會,成立1937年,旨在透過教育和宣導,提升大學入學諮詢專業人士的能力(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升學顧問),普及高等教育,幫助所有高中生獲得升上大學的機會。
聖誕假期總是令人興奮,又到了 Early Decision (ED) 和 Early Action (EA) 的放榜季,與大家分享好消息!
今年申請2022入學的孩子們陸陸續續拿到大學的錄取通知,且目前累計錄取獎學金約新台幣550萬元!
申請過美國大學的都知道,三月是個令人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月份。儘管有些學校從12月開始一路放榜到4月,想要挑戰美國名校學生幾乎都是在等三月最大宗的開獎。舉例而言,UC 加州大學各分校從3/1開始陸續公布到3/31,UW 華盛頓大學公佈申請結果的日期是3/1至3/15,UIUC 伊利諾伊香檳大學則鎖定3/1準點發布,Stanford 史丹佛喜歡最後一個公佈,常常在4/1愚人節嚇大家。至於常春藤盟校,八校總是統一同一天同一時間全球放榜,而今年維持和去年同天,約定在3/28。
申請美國大學猶如長期抗戰,從國中開始加強英文能力,注重校內表現及課外活動,參與各種標準考試,到12年級時每一份申請文件的填寫、每一篇作文的撰寫、每一份作品集或研究報告的努力,對大學而言,或許只是十萬份報名資料裡的一小角,對學生而言,卻是這個人生階段,最重要的心血。
加拿大作家克里夫湯普森曾說明,看陌生人的 Twitter 或 Facebook 一天,會感覺像一個讀一則簡短的故事,如果看一個月,那就像是在看一本小說了。透過社群網站認識一個陌生人並不難,不但可以從這個人的用字遣詞推測出他的個性,也可以從圖片上了解他的生活模式,或是從分享的連結去理解他平時關心的議題。而在申請大學這件事上,每年都有消息指出美國大學招生委員會瀏覽學生的社群網站。
今年 A. League 申請輔導的學生,全上了美國百大(Top 100),更有超過一半的學生錄取前五十名大學(Top 50),同時還有學生錄取加拿大排名第一的UT和第二的UBC,這些都是世界排名前三十名的大學。這樣的成績,是代辦業界中少有的,有些留學公司網站刊登的代辦成果連名次都沒能寫出來。
相信許多想申請美國大學的人都聽說過諸如「成績沒有很好沒關係,作文才是最重要的」之類的話,這種說法其實有點不負責任,因為成績真的也很重要。最近有篇文章在美國教育網站間傳得沸沸揚揚,文中指出一名馬來西亞移民學生於今年度錄取八所常春藤盟校、史丹佛大學、紐約大學、八所加州大學等頂尖學府,文章標題《Read the Essay that got a Malaysian-Born Girl Accepted Into All 8 Ivy League Universities 》(來讀這篇讓馬來西亞女孩錄取所有常春藤大學的作文)似乎有點誤導將這不可思議的榜單歸功於該名學生的自傳,為了不要讓家長和學生誤以為這篇作文有多偉大,以下做簡單澄清: